df
学校精神: 崇德 责任 敬业 创新 | 校训: 笃恭修德 见贤思齐 | 校风: 知行合一 至真至美 | 教风: 修身立德 晖光日新 | 学风: 尊师重道 乐学善思

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确保教育信息化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学校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1.      基本情况

()、硬件环境

学校有学生计算机房2间,共65台计算机,2套多媒体投影设备,学校有教师用计算机均连通互联网。局域网内开通计算机共享,学校校园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建成。

(二)软件环境

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趋于中老龄化,虽然均已通过信息技术能力初级考核,且能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但不能适应新型式环境下对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学校有一名专职信息技术老师兼职电教管理员。

(三)、信息化基础

目前学校建有校园网站,设有多个栏目,已经实现了新闻信心发布和对外宣传功能。学校信息管理平台基本建成,搭建了校本资源库,能够实现初步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的共享功能

(四)存在问题

1、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对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性认识人不足、认识上差异较大。

2、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处于初步阶段(在基本满足课堂教学、教师上网、电子公文收阅等初步水平上);

3、学校现有计算机及校园网的利用率不高,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4、电子备课的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教师信息搜集、加工、处理、资源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硬件设施不足,教师办公电脑不足。

 6、校本资源库资源不足,尚不能满足教师教学要求,还许对资源进一步扩充、优化和完善。

二、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达到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县的验收标准。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建设任务;加快数字化校园网建设进程,逐步推行电子备课和无纸化办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高水平的信息化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快教育专网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备课,上课。强化资源与课堂深度融合应用。

()具体目标

1全面改造升级校园宽带网络,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改造计算机网络教室。

2、整合校园广播、电视、监控网络、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3、购置从学校管理到教学应用的软件系统(如:学校信息管理平台,极域电子教室等),提升我校信息化教学环境。

4、完善教育信息化制度机制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

5、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启动教育实名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我校所有教师开通网络实名制网络空间。通过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和网络教学活动。

5、加强资源建设。开发校本资源,整合网络资源,拓宽信息资源渠道,丰富信息化资源内容和样式,通过课堂教学应用研讨活动,聚焦课堂,开发和应用校本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形成一套各年级各学科的电子导学案和课件,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更好的服务课堂教学。

三、实施计划

1、进一步健全信息中心机构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电教管理员为成员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进一步建设和维护学校校本资源库,做好学校数字档案的整理建档,各部门负责人、各教师要按照学校数字校园办公平台(包含校本资源库)下的索引目录不定期上传数字档案,按照"谁负责谁上传和维护"的原则,做好已上传资源的整理工作,确保精品资源按学年度学期存放,并规划使用好服务器磁盘空间。逐步使教师学会学校局域网络使用,使教师逐步形成良好的资源搜集、整理和存放的习惯。

3、要大力促进教育资源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坚持开展教学资源应用与学科整合教学技能大赛,促进应用常态化,并分层次提出应用目标,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水平,推进应用,研究的普及及和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推动优质资源规模化应用,更好地服务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

4、继续开展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和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做好校内学生竞赛的组织、考评奖励工作。进一步完善校本资源库建设,充实精品教学资源,逐步完成数字化资源建设。

5、完成包括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在内的集成信息中心建设,另学校单设校园监控室。

6、大力开展基于网络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和综合创新的能力。

7、开展网络教研,探索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深层次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课堂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推进的安排协调。

2、专业保障:

①项目指导:电教中心、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

②学科指导:教务处主任、各学科组长、小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

③培训、技术指导:电教中心、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

3、师资保障。

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培养一批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工作的管理人员,形成一支队伍稳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并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的信息资源建设及基础设施管理、维护队伍。大力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常规化。培养出一大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骨干教师,并形成辐射带动作用,真正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4、机制保障。建立评估考核制度,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全面纳入管理人员和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要依托电教中心,充分发挥学校网络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为教育信息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