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爱•生活•学习
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很早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萧伯纳的一句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将拥有两种思想。那么今天,我很荣幸的代表三年级教研组和大家分享读书心得,我叫张莉。在这里,我要真诚的感谢学校领导为老师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分享交流的平台,感谢我们教研组的陈静、李虹以及每位老师对我的鼓励和支持,更要感谢班主任曹老师对我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我常常感觉到: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地喜换上书籍,陶醉在阅读中,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我喜欢读书,读教育类的书籍,使我了解了蒙特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和“夏山学校”、“巴学园”教育实施者的教育思想,感悟到教育的根本是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悟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开心、幸福的生活。有人说,读书的质量不在于读了多少,而在于由阅读而引发的思考和实践。在读《56号教室》之前,我非常注重以小红花等形式激励二年级的小学生热爱学习,并在班上倡导小红花、剪纸艺术作品的兑换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家庭作业从来没有人不交,因为,交一次作业,就有可能得一面红旗,攒够五面红旗,就能换一朵小红花,攒够五朵红花,就能得到老师亲手剪的精美剪纸作品一幅。而当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之后,当即停止了礼物的兑换,因为,我感到雷夫的教育观点更加科学,比我的做法要高明许多。雷夫认为:小学生学习、做家务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成人的引导重点应该是帮助他们体会到学习、劳动的快乐,而不是以奖励的手段去引诱孩子们,把他们的注意力不是吸引到奖励上来,而是在学习和劳动本身。停止了红花兑换,我一度很担心,我的学生会不会因此而降低学习兴趣,由此而产生不交或漏交作业的现象呢?事实上,绝大多数孩子听了我的解释后,并没有受丝毫的影响,而少数孩子确确实实降低了学习兴趣,作业也出现个别的不交或“忘在家里”的撒谎现象。由此,我更加佩服雷夫,佩服雷夫的理性与睿智,更加明白柯尔伯格的道德六阶段在学生的学业与人格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尝试着像雷夫一样把道德六阶段教给学生——“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要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就这样,历经了半年多的磕磕绊绊,我们逐步逾越了前三个阶段,进入第四阶段,最为考验学生自控力和自制力以及规则意识的的践行——我要遵守规则!孩子们多长时间才会出现规则意识?规则的约束力到底有多强?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是否能与第四阶段并行渗透?很多时候,思考、顿悟与反思伴随践行一路远行,最珍贵的,是老师的坚持!
阅读使我快速适应教学,读《教师用书》,使我明白了教材的特点,教材学习目标以及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意的要点;学习《新课标》,使我理解了课程的性质,细致的学段目标以及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三年级有了作文,我就借于永正老师编写的《快乐作文教材》认真地学习,尝试在课堂中学文与写文相结合,坚持说文在先,写文在后;观察在先,习作在后;习作之后,重在修改的指导原则,引导学生快乐写作文;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又让我学到许多可借鉴的教学方法,其中,最鼓舞我的就是韩兴娥老师的那句话——行动大于理念,实干就是能力。的确,学以致用是我们教师阅读专业书籍的最终目的,在尝试中,我发现我也能一节课讲完一篇课文,效果也并非大打折扣,每日背诵一首古诗的践行也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学生没人喊着有压力,家长也积极配合督导。
在工作中,如果说专业书籍是我工作的明灯,那么,心理学书籍就是我前行的航标。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心理学,并深深地被它吸引,想迅速了解奥秘,获取精髓,几乎是在狂热的状态下阅读、学习。为此,常常是要么晚上熬到凌晨一两点,要么早上五点就披衣伏案,在没有影响任何工作的状态下以最短的时间迅速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如果说几年前我的学习是“狼吞、虎食”,那么,这几年就是细细反刍消化。在心理学中,我知道“首因效应”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绝不马马虎虎上课,必定是教案详备、细背,力争声情并茂,课堂上吸引住孩子,第一遍就带着学生学好学扎实;在心理学中,我知道“关系效应”的威力,那么,在实际的工作中,在曹老师的支持下,我们班成立的家长委员会、建立了班级QQ群,把家长从单一的家庭教育者的身份变为学校教育的强有力的支持者和合作者的关系,人人参与,人人有责。收效是:我们班迅速有家长自愿捐献精美的小书柜,孩子每人捐出自己最喜欢的图书,每天午休起床,孩子们最开心的是就是静悄悄的坐在教室看书。家长们也增加了联系,群策群力,每周都有有趣的活动,或看菊展,或去果园摘无花果,如果不是通知期中考试,或许孩子们早去了孤儿院献爱心去了……当然,老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每天及时点击,有家长留言提问,就及时回复,发现没有依据的议论,一定及时介入,确保交流是积极的、正面的,而非发牢骚的虚拟空间。在心理学中,我还知道爱,自由和规则的重要性,正如尼尔森的一本名著——《正面管教》,拜读了他的著作,我会时刻提醒自己坚持正面引导,注重规则,杜绝情绪化的软暴力、冷暴力,即便学生犯了错误,也坚持心平气和的以规则为指导,绝少大发脾气,试想,一位情绪管理不善的老师,怎么能感染孩子积极调整心态?一位不尊重学生的老师,怎么能教出彬彬有礼的学生?一个在批评与指责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怎么能够开心、快乐的生活?正如巴斯卡利亚所说:“不要老说学生这不行那也不行,相反,要时时告诉他们能做什么,能有什么发展,对学生要以肯定成绩为主,少一些批评和指责。”
最后,让我用巴斯卡利亚的一本名著的书名作为我今天汇报的结束语,那就是——《爱,生活,学习》,谢谢!
- 上一篇:做快乐教师,创和谐班级
- 下一篇:读书感悟:《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